每年初本是薄膜行业销售淡季。在这个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时期,国内薄膜行业一度出现“停产潮”,但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德冠薄膜”)却实现逆势扩产。今年一季度,德冠薄膜销售额创下近年新高,利润率同比增长了85%。在暴增的订单带动下,目前德冠薄膜已提交产能扩产项目申请。
△德冠薄膜车间生产线
5月以来,作为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德冠薄膜”)轮值总裁的何文俊一直忙于新生产线的筹建。
实际上,德冠薄膜所在的行业在疫情下并无任何“幸免”。复工复产遭遇供应链、大物流挑战、外贸市场受疫情冲击,还有原材料价格不稳等问题。
但面对这样的形势,德冠薄膜利用此前品质革命锻造的“软实力”,率先复工复产,抢占国内订单。同时以客户为中心,从帮助客户抗疫、送口罩到进军熔喷布聚丙烯领域。以品质为内涵的“免疫力”,让这家国内薄膜龙头企业实现业绩的逆势上扬。
重划起跑线,率先复工复产抢占国内订单
德冠薄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们是行业中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何文俊说。疫情期间,德冠薄膜招待外来人员不再泡茶。他在桌前放置了几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瓶身标签用的正是德冠高速环贴珍珠标签膜。德冠薄膜是国内BOPP行业中拥有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其产能在国内位居第四。
在何文俊看来,率先复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德冠薄膜抢占了国内市场订单。
率先复工的原因,最初源于客户需求。2月初,受疫情影响,蒙牛在生产时发现覆膜材料不足,于是紧急向德冠薄膜发来提前复工请求。
彼时还处于抗疫初期,各地防疫压力较大。类似德冠薄膜这样的工厂,即使车间自动化程度已较高,一条生产线仅需6名工人。但一旦工厂复产,自然就会有因人员接触而加大的防控压力。
在德冠薄膜内部,早已把抗疫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攻克。自疫情发生以来,德冠薄膜前前后后发布了与抗疫相关的指引性文件多达30多份。
推口罩策略,从助客户抗疫到进军熔喷布料
德冠薄膜还把抗疫工作延展为客户服务,特别是在出口市场上。
早在2月,德冠薄膜在对经营形势进行研判时,就认为国内的需求短期会有较大萎缩,需尽快加大出口比例,要把出口作为经营重点。
从薄膜行业的销售特点来看,国内市场受春节假期影响,一季度销售会差一些,但国外则相反。与此同时,受国内市场萎缩的影响,德冠薄膜也需要利用出口市场来去库存。
口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海外疫情尚未显著暴发之际,很多出口部的同事主动购买口罩寄给海外客户。据德冠薄膜内部的销售数据显示,在帮助客户抗疫后,客户的信任感明显提升了不少。
实际上,除了送口罩,德冠薄膜依托自身前期的抗疫积累,还把德冠自己做的抗疫指南翻译成英文版本,并主动赠送给客户参考。秉着以客户为中心,在推进出口订单的过程中,遇到供应商复工有困难的,德冠薄膜主动派员工上门帮助解决。比如供应商无法解决物流配送问题的,德冠薄膜则主动把厂车派过去。
何文俊认为,这些做法帮助企业快速赢得了客户的需求,在同等条件上,也使得客户更加愿意选择德冠薄膜。在此带动下,今年3月企业的出口订单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实际上,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德冠薄膜还因此切入了口罩原材料。由于熔喷PP料和塑料薄膜的原材料都是聚丙烯,在口罩需求井喷,带动聚丙烯材料紧缺,有客户主动找到德冠薄膜,希望德冠能帮忙生产熔喷布聚丙烯原料。
和薄膜的原料相比,虽然都是聚丙烯,但是用于熔喷布的材料其流动性比普通聚丙烯材料高500倍以上,如此才能从喷丝孔喷射出来,经过牵引、冷却形成网,使口罩具备病毒的阻隔效果。
为此,德冠薄膜专门组织专家进行研发。仅3天时间,德冠薄膜就能稳定生产熔喷PP料。之后,经过两周的生产线优化改造,德冠薄膜生产线单线产能达到每天5吨。基于疫情持续的发展,作为德冠薄膜新业务的熔喷PP料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加大数字化,品质软实力助企业“爆单”
口罩产能的快速增长,虽为德冠薄膜带来了“疫”外的新业务,但疫情同时引发了行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聚丙烯作为薄膜的原材料,本身分为拉丝级、薄膜级、纤维级等。薄膜生产一般用的是拉丝级的聚丙烯,在上游聚丙烯生产商中,这类的排产量也会更高。但因为口罩需求加大,石化厂因此加大了口罩生产所需要的薄膜级聚丙烯的生产力。这使得拉丝和薄膜级种类的排产量下滑,价格在一周内飞涨30%-40%。
一些薄膜厂因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以及订单下滑等原因,在薄膜行业内,自4月以来,陆续有多个薄膜厂停机。在整体市场订单收紧的情况下,德冠薄膜5月的订单却早已排满。这得益于德冠薄膜此前在品质革命中锻造出的“软实力”。“在同等的情况,质量更好的产品就会获得企业的认可。”何文俊表示,在疫情下,企业也进一步通过智能化带动企业质造升级。在同行还处于疫情的恐慌时,德冠主动出击,以1-2月份为例,今年德冠薄膜的国内订单同比增长了一倍。
总而言之,疫情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能做的就是摆正心态,重新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