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食品价格回落影响,6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意外与上月持平。分析师认为,下半年随着食品价格走稳,加上去年高基数因素逐渐消退,通胀有可能进一步回升,但总体将保持温和水平。
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1.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5%,两者涨幅均与上月持平。根据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6月CPI涨幅中值为1.6%,PPI中值为5.6%。
“从目前供需格局和高频数据观察,物价水平可能短期回升,而工业品价格后续增长乏力,”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由于通胀绝对水平有限,因而对政策并不构成制约。” 他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限情况下,政策将继续保持审慎,货币政策依然中性偏紧。
因食品价格疲软,CPI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连续五个月涨幅不到2%。从环比看,6月CPI中,食品价格下跌1.0%。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来看,6月,蔬菜价格在上旬环比下跌,中旬开始环比略有上涨,其他类食品价格整体平稳。
分析师认为,随着食品价格走稳,未来食品价格环比可能出现转正的情况,带动CPI进一步回升。但整体看,2017年CPI中枢在1.4%左右,可能是近八年来涨幅最低的一年。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对界面新闻指出,预计二季度后食品因素对CPI的拖累作用将结束,前期M1和M2的增速扩大对CPI的滞后影响可能在下半年逐渐体现。下半年通胀上行动力将有所增加,但总体仍将保持在温和水平。
杨业伟也认为,CPI增速可能在三季度进一步回升,不过高于2%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前期由于蔬菜价格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供给产能有所下降,部分食品价格已经进入上涨阶段,其中鸡蛋价格最为明显,6月环比上涨6.2%,7月上旬继续大涨,预计7月环比增速将高于6月。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此前发布报告称,预计三季度CPI的翘尾因素在0.8%左右,比二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此外,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下,市场流动性总体依然偏紧,会对物价上涨形成制约。
PPI方面,市场普遍预计,随着企业补库存周期的逐渐减弱,未来涨幅收窄的可能性较大。
杨业伟表示,近期工业品价格上涨主要由于供给端收缩,而价格上升会提高企业补库存需求,对价格形成正向反馈。但需求面尚未看到明显回暖迹象,缺乏需求面的支撑,工业品价格回升可持续性有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7%,增速比1-4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7%。(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