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 BOPP | CPP | BOPET | BOPA | 胶带产业: 胶带膜 | 丙烯酸及酯| VIP 专区 | 彩印专区: 新闻 | 技术 | 分析 | 行情 | 政策 | 国际频道 |
塑料原料: PE | EVA | PP | 粉料 | 溶剂油墨: 醇类 | 芳烃 | 酮类 | 醋酸及酯 | 软包基材: 双拉 | 流延 | 镀铝 | 吹膜 | 阻隔 | 原油专区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6日宣布,人造反式脂肪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将在3年时间内彻底消除美国食品体系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那么,中国人的反式脂肪摄入情况如何,是否也应该禁用反式脂肪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她曾参与过中国首个反式脂肪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与相关政策制定。在她看来,中国居民目前反式脂肪摄入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限量值,暂无干预的必要。但她也提示民众,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食品营养标签,尽量减少反式脂肪摄入。
反式脂肪又称反式脂肪酸,它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心血管病的机率,被认为存在健康风险,甚至有人其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
美国FDA叫停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告诉记者,美国是世界上人均反式脂肪摄入量最高的国家,禁止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是出于现实考虑,而中国与美国的情况并不相同:“我们做过评估,中国人远远达不到限制或者做出警示的程度,因为我们的膳食结构和美国差别很大,另外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我们的评估认为,反式脂肪给我们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0.42%,而美国人超过5%,也就是他们摄入反式脂肪的量是我们的十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曾对中国人的反式脂肪摄入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风险评估,结论认为,就反式脂肪占总能量摄入的比重而言,中国居民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量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反式脂肪的摄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即加工来源和天然来源。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主要来自于油脂的部分氢化及植物油的精炼脱臭,另外烹调时油温过高(>220℃)也可产生少量反式脂肪。天然反式脂肪主要存在于脂肪、奶油、黄油中。目前,加工食品是中国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七成以上,其余为天然来源。在加工食品中,植物油的贡献占一半左右,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均不足5%。
可以说,反式脂肪对现代食品工业至关重要。美国此次在加工食品中叫停人造反式脂肪,那么应该用什么来替代呢?韩军花说:“现在其实很多原料可以代替氢化油,普通棕榈油和动物油也可以。当时出现氢化油就是为了代替动物油,现在不让用氢化油了,再回去用动物油,从长远的健康效益来说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效果。我觉得更多是要做好膳食指导,要消费者选择健康膳食,控制总的油脂摄入量,这个是最关键的举措。”
尽管目前中国居民的反式脂肪摄入量并不多,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含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消费量还会有所增加,烹调用植物油的消费量也在增加,因此专家提示民众还应当给予适当关注。
有不少人认为,凡是酥脆的加工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真的是这样吗?普通人应该如何鉴别哪些食品含有反式脂肪呢?韩军花介绍说,最简单的办法,是看标签:“要学会看标签。即使同样是饼干,你也没法区分,哪类(反式脂肪含量)高哪类低,现在食品工业有很多可以代替的。我们以前觉得起酥油里很高,但是现在也有很多起酥油不用氢化油。所以还是要学会看标签,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两者结合做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判断这类高,那类低,这既没有科学证据,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目前,中国明确规定婴儿食品中不得使用氢化油。使用氢化油为配料的食品,要强制标注反式脂肪含量。专家提示,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反式脂肪与早期生长发育、2型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有关,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偶尔摄入反式脂肪对健康威胁不大,完全没有必要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