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导读:雄县---昔日的塑料包装产业基地,站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国资委消息,截至9日晚间,已有至少31家中央企业做出表态,以实际行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继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联通、中国燃气等央企后,近日又有中铝公司、东方航空、中海油、中国节能、南方电网等公司表态支持新区建设。
雄县在2008年被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还是华北油田最大的产油县之一,拥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被称为“中国气球第一村”。
2月27日雄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雄县县长杨跃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7年,雄县要与华夏幸福、阿里巴巴等上市公司和大型互联网公司继续牵手,实现由引资向选资的转变、由数量到质量的提升。
新区设立打乱了雄县原本的一些计划,雄县塑料包装印刷协会秘书长回忆称,就在4月1日决定出来前两天,协会还正在考虑筹办下一届塑博览会的事情,临时刹车的这几天,过来询问情况的企业“一直没断人”,还有人从曹妃甸来电希望来调研洽谈招商事宜。“是不是整体外迁?去哪里买地?招商情况?都来问,都来登记(参会)。”
保定宝轶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李志亭表示,新区设立后会加速本地企业的升级转型,可能只需三、五年。
报告提到将瞄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把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作为主攻方向,把引进高附加值、高税收项目作为主要目标,力争年内引进有带动能力的重大产业项目1~2个。
保定宝轶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李志亭的厂房,位于雄县城区外围,建厂初期投资9000多万元,占地50多亩,2013年投产,目前有2个多亿的销售额。李志亭认为,雄安新区设立后会加速本地企业升级转型。过去转型可能需要一二十年,现在可能只需三、五年。
雄县宣传部资料显示:雄县民营经济组织达1.5万家,主导产品主要有四类: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和电线电缆,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的65%。塑料包装现有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营业收入135亿元。
雄县政府网相关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雄县民营经济就进入了省30强行列,2008年被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雄县大步村是“中国气球第一村”,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
而新区的设立,对于塑料包装行业企业的安置,决定了这个县城10万人左右的生计,而雄县的整体人口为38万人左右。河北省就对企业环保要求越来越高,2017年出台了新的环保标准。对于雄县上千家中小企业而言,早期为了发展经济,可能需要保护,但不可能一直做低端重复的产业。目前,压力最大的是没有许可证的小企业、小作坊。
2016年7月雄县政府网站的一则消息称,要采取高压态势,不断加大对“土小”企业打击力度,出重拳、下狠手开展“土小”企业专项整治,共查处小塑料企业10家。
关于行业的整治、改善工作,据雄县塑料包装印刷协会秘书长介绍道,2016年底协会就向政府递交了报告,希望将雄县的塑料包装印刷企业整合进产业园区,进行集体升级改造。而县政府2016年10月发出的一份通知显示,协会已经展开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物治理的技术升级改造。该秘书长介绍称,12个会长企业已从先河股份有限公司引入了相关设备,涉及投资额数千万。
也有上市公司嗅到雄县的商机,先河环保2015年年报显示,国内VOCS治理领域首个大型项目——保定雄县包装印刷行业VOCS第三方治理项目为集团从监测到治理的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单单河北就有17个行业上百个子行业共计上万家企业需要治理。
随着新区的设立,雄县产业也面临“脱胎换骨”的改造,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另一方面,一些不适应规划发展的产业和项目或将面临淘汰危机。